大學四年 怎樣才算“不辜負”

作者:jgx編輯:來源: 發布時間:2017-03-21點擊次數:

距離新生入學已過去一個多月。度過了新鮮期,大學生活的各種問題也開始顯現:高考過後,新的人生目标是什麼?種類繁多的社團活動如何抉擇?沒人監督,個人時間怎麼安排……

  不知不覺中,你的一言一行已經決定了:四年後你将成為怎樣的人。在人生的“盛夏時節”,怎樣才不算辜負自己?

  1 、人生目标

  在@李李李李脆看來,高質量過完大學四年,無非是不想以後有悔恨和空虛感。“最基本的就是千萬不要待在寝室!!!!不要待在寝室!!!不要待在寝室!!!重要的事要說三遍。”

  為什麼會這樣說?因為她認為,不少大學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将自己的前途毀在了寝室。“遠離寝室基本就遠離了遊戲、電視劇、睡懶覺、外賣……這些消磨身心的生活方式。總的來說就是想想你在大學裡要什麼,然後就go!go!go!去努力!”

  @白無忌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涯則認為,最重要的是學會了“做人,逐漸建立了成年人的三觀,讓自己内心越來越堅強,外表越來越随和,習得與人交往的經驗”。其次是專心讀了一些書,認識了一些厲害的同學,眼界變高了,讓自己更有動力。

  而來自“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學校,工商管理專業”的@Super Zhurio則頗具條理地探讨了這個問題。 “在進大學的時候必須明确目标。畢業之後的出路無非有這幾條:A.工作,投身社會洪流;B.考研,追求學術夢想;C.出國,世界那麼大,我想去看看;D.公務員,治國平天下;E.創業,當上CEO,迎娶白富美;F.待業(咳咳)……前提是:這個目标一定要符合實際,跳一跳就能夠到,而且可持續。”

  @苦寒齊則強調了自律的重要性。“關于自律,我們都聽過很多道理,這真不是電影或書本裡的一句玩笑話。計劃表裡寫着要讀一本好書,結果室友問你要不要打一盤DOTA;老師說答疑改到早上8點,結果你猶豫一下,睡到了10點……好的自律性,不僅關乎有質量的大學生活,也會持續帶給你有質量的人生。”

  @L桑日記表示:“與其詢問他人, 如何過自己的生活,不如深夜時, 認真思考自己需要什麼, 想要什麼。如果想體驗生活, 那麼就去吧;如果你喜歡所學專業,就上好每節課;如果決定開始自己的事業,那就去嘗試實習或創業。”

  他的回答歸根結底就是三個字:行動力!

  對于沉溺遊戲,@L桑日記的回答話糙理不糙:“除非你想做職業玩家,不然你不可能靠玩遊戲過一輩子。”

  2 、讀書與學習

  在這一問題上,社會上一度流傳的“讀書無用論”,并沒有得到認可。

  @白無忌表示,“如果我有孩子,我會勸他修身為重。有時間多看看各學科的書,多豐富見聞,早日找到感興趣的事業。”

  @Super Zhurio則提醒:無論将來想幹嘛,必須保證GPA,千萬别挂科!“看書,看書,看書很重要!你不是總憧憬大學之後,在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,手捧一杯香茗,坐在落地窗前看書麼?畢竟腹有詩書氣自華嘛,好好看書沉澱自己。”

  @Rolyth的口号是:“學好專業課,能拿獎學金絕不隻做三好學生。”

  @李李李李脆表示,如果确定将來的職業會以所學專業為基礎,那麼就請努力學習争取獎學金。可以問同專業的學姐學長獎學金怎麼拿的,并且要和老師、輔導員處好關系,得到更多資訊。但是更重要的硬性指标是:“認真學專業知識!認真學專業知識!認真學專業知識!!重要的事說三遍。務必記住,學習好是重要前提。再強調一次:成績一定要漂亮!”

  雖然有些人會為成績不好找一萬個理由,但@苦寒齊認為,考高分是最簡單、直接證明自己的方式。簡言之:作為學生,連成績都無法保證,怎麼獲得别人的信任呢?“總有一天你會發現,差的成績會如影随形地伴着你。而好的成績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實習機會、出國去排名更高的學校、不用考研可以安心地享受大四……”

  嗯,都是很實在的回答!

  3 、社團活動

  對于參加社團,@Super Zhurio認為,大一時間充裕,務必參與其中。因為一進入大二,就有更重要的事情了,比如考證:四六級、會計、審計證書等,都趕緊考了。如果準備出國,大三就要照着學校的要求逐個準備,GMAT、GRE該考的紛紛拿下!如果準備工作,就踏踏實實找一家企業實習,順便給自己掙點零花錢也不錯。

  他的個人經驗是,“社團畢竟是我抛頭顱灑熱血三年的地方,又愛又恨,講真,越往後走越不想留。很感謝這個平台,讓自己得到了很多鍛煉,所以我一直推薦新生在大一時間充裕的情況下,投身社團。最重要的是,還可以認識一大票好(神)朋(經)友(病)!大二視情況而定。大三不建議留任任何學生組織,該幹自己的事了,不是我自私,隻是追求不同了。當然如果留任與之後發展相關,另當别論。”

  @Rolyth建議,報一兩個自己喜歡的社團并用心去學習。注意:報名的社團不在多,而要在于精。還有,多學習!至少要達到社團裡最厲害的人的水平。

  @苦寒齊的宗旨是:“千萬别覺得社團可有可無,而不去參加;也别覺得社團是重中之重,就一門心思撲在裡面。在社團請做好以下幾件事:見些有意思的人,了解他們在想什麼;學會為人處世,認識一群不錯的朋友;學會組織活動,做到有條不紊。”

  4 、考證

  “畢業生手握幾百個證書,卻連工作都找不到,”這是不久前出現在媒體上的報道。

  但@李李李李脆并不贊同這樣的觀點。“來看看我畢業要哪些基本證件吧!英語四六級,普通話二甲一乙,計算機一級二級……無論是日常練普通話還是計算機、英語,都需要你去計劃時間。大一根據情況把這些過了吧!不要告訴我你覺得沒意義,它們的存在就像地基一樣支撐着你以後的工作。”她說。

  @Rolyth也表示,有時間多考考自己感興趣領域的證書,此外可以學點課外技能,比如小語種、樂器等等。

  @Super Zhurio也強烈反對一些人,尤其是某些所謂的“社會名流”提出的證書無用論。“‘證多不壓身’這種說法存在片面性,但多考幾個含金量高的證書,作用無可非議。注意,是含金量高的證書!别盲目地去考證。多問問優秀的學長學姐,準備複習之前一定要參考普适的備考攻略,制定詳細的備考計劃,并付諸實施。我的GMAT就是血淋淋的教訓!沒有明确計劃的備考,很容易導緻避重就輕,每天随手抓一本書就開始看,漫無目的。”

  5、 實習

  @Super Zhurio的經驗是,如果實在找不來大公司也無妨,在學校周邊找一家差不多的企業,從中等企業開始積累。等到大四上學期末沒課時,可以去大城市找一份更好的實習。“很多公司招實習都是沖着你能留下來當員工來的,畢竟培養一個新員工對雙方來說都不容易,所以雙方都得負點責任,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當然學不來東西。越臨近畢業越要慎重。”

  “至于大一大二,公司一般不招,可以做點兼職。建議大家去服務行業兼職,磨練心智。我在某公司做了一年的話務員,也算是在一線崗位奮鬥了一年,每次上班都能碰到無數奇葩用戶,從一開始的煩躁、害怕,到最後的處變不驚,潛移默化中改變了自己的心态。一句話:你不去經曆,根本就不會感受到這個世界還有這麼神奇的用戶!”

  6 、旅遊

  @Rolyth的觀點是:“很多人都會說世界那麼大,想出去看看。但個人興趣很重要。如果你喜歡旅遊,砸鍋賣鐵都會去;若你不喜歡,給你錢都不會挪半步。每個人體驗人生的方式都不同,别勉強,别盲從。”

大學四年 怎樣才算“不辜負”  

  @Super Zhurio則從“錢包”的角度做出了回答:“完全靠自己出去旅行,可能不太現實。在這個階段,有時間有心情多出去走走,隻要不鋪張浪費,是該鼓勵的。但準則是:不要給父母太大的經濟壓力。”

  7 、感情

  大學期間,最容易被忽視的感情應該是親情。作為一個“沒有很強烈的思鄉之情的男孩子”,@Super Zhurio的轉變來自于:“有一天猛然發現父母、親人老去時,便開始猶豫作為家中獨子遠離家鄉的選擇。從現在開始珍惜還不晚。多給老人和父母打打電話,教他們用用微信,大學可能是你最後一個可以自由自在享受親情、想回家就回家的時候了。”

  友情的重要性,相信很多人都明白。正如@Rolyth所言,“每個人的觀念都不同,想要找到腦電波相同之人實屬不易,其實人生有很多階段都要自己走過……但總有一天,你會遇到。就像愛人,也許他在來的路上,請耐心等待就好。”

  “中學的朋友越走越遠,都各自有了新的圈子,但是走到現在還能在你準備買醉時一張火車票過來陪你,還能在放假的時候逼着你趕緊出門一起去瘋,還能在你每一次重要決策前支持你,每一次重要考試後關心你的人,請務必當成親人一樣去珍惜。”@Super Zhurio認為,“此外,加入團學會或者社團這些平台能夠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。”

  大學期間,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是很多人所渴望的。“談戀愛,重點是真心喜歡用心愛。一段刻苦銘心、真摯的戀愛是能讓人進步的。”@Rolyth回答。

  雖然多年單身,但是作為旁觀者的@Super Zhurio認為:“遇到合适的人就一起吧,前提是請保護好自己。抱着試一試、玩一玩的态度去追求别人、答應别人是對雙方的不負責。三思而後行吧,稍微想長遠點,你已經不是孩子了。”

  

名家聲音:

  季羨林在回憶大學生活時表示,“清華學生一般都非常用功,但同時又勤于鍛煉身體。每天下午四點以後,圖書館中幾乎空無一人,而體育館内則是人山人海……到了晚飯以後,圖書館裡又是燈火通明,人人伏案苦讀了。”“我把清華校風歸納為八個字:清新、活潑、民主、向上。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、學習了整整四個年頭,其影響當然是非同小可的。”

  人文學者錢理群認為,大學時代是“人生的盛夏”。因此他認為,如果再回到當時,“會和同學們一起全身心地投入,理直氣壯地、大張旗鼓地去追求知識、友誼和愛情。因為這是我們年輕人的權利!”

  俞敏洪的觀點是,除了教科書、勵志書、成功學的書籍,每年每人的閱讀量若不超過五本,不叫讀書。不僅要讀萬卷書,行萬裡路,名師指路,閱人無數,還要自我領悟,必須獨立思考。


來源:中青官微 編輯:石暢)

© Copyright 2016 .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·3044am永利集团-www.3044noc.com 版權所有 鄂ICP備190166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