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生火災如何自救
一、要熟悉所處的環境,也就是說在安全方面要做個有心人,時刻提醒自已遇到意外怎麼辦?當我們走進教室、辦公室、回到宿舍或外出住進賓館、進入商場、外出玩耍時,要留心哪裡的消防安全情況。太平門、避難間、報警器、滅火器、安全出口的位置在哪裡?哪些可以作為逃生的器材等。這是必須了解的安全意識,要養成留心身邊安全情況的習慣。對長久居住的場所,可制定較為詳細的逃生計劃,确定發生火災時不同位置逃生的出口,使同室的人員熟悉逃生計劃,事先進行必要的逃生與自救訓練。
二、準備一條濕毛巾。火災事故表明,發生火災事故時被大火直接燒死的占少數,很多是被燃燒的煙霧毒氣熏死。煙霧毒氣使眼睛受到強烈刺激,無法辮别方向,呼吸困難,思維遲鈍,四肢無力,失去行動能力。火場自救與逃生,在某種意義上講,實際上是人與煙毒作鬥争的過程。當你感覺到火災的威脅時,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一條濕毛巾,捂住口鼻。毛巾的層數越多,隔煙的效果越好。使用毛巾捂口鼻時,一定要捂嚴,千萬不要把毛巾拿開。一旦拿開,就有可能導緻煙霧中毒。
三、火場自救自護。當你被煙火包圍起來時,首要的也是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沉着冷靜,千萬不要驚慌。隻有保持理智,才可能求生有望。在打開門窗之前,必須先摸摸門窗是否發熱?如果發熱就不能打開。如果不發熱,就選擇一條切實可行逃生路線,迅速用毛巾捂住口鼻沖出去。如被困房間内,應用布等物品堵住房間的門逢,并澆上水,減少煙霧的進入或躲進沒有燃燒物的衛生間,呼救并等待救援人員。一般情況下,火災中高層的應該向火層以下樓層疏散。這裡提醒大家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,千萬不要跳樓。電梯危險,也不要乘坐電梯。生命第一,不要為尋找财物而贻誤逃生的寶貴時間。也不要為财物而重返火場。在火場的疏散逃生中,相互幫助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體現,對老、弱、病、殘、婦女、兒童及行動困難的,應盡可能予以幫助,避免混亂,減少人員傷亡。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,以免空氣對流,加速火勢蔓延。
四、利用避難間躲避火災。在設有避難間的建築内,發生火災時可利用避難間躲避逃生。如在沒有避難間的建築内發生火災,受困時可創造臨時避難間。如所在房間煙霧不大,可關閉所有的門窗,灑水降溫,利用通訊工具與外界聯系或用喊、揮動衣物等方式,取得與外面的救援。
五、等待并配合消防隊救援。這裡要特别提醒的是:受困人員一定要堅持住,不能遇到火險就跳樓。也許隻需等待數分鐘,你可以獲救。相信消防隊,更要相信自己。堅持就是勝利。

